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而据记者获悉,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探索治理模式创新,并委托相关部门设计推进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传统的工业污染治理模式必须做出改变,环境污染治理是时候从“谁污染,谁治理”向“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思路转变了。
骆建华指出,当前,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有两个突破口:一是大型工业企业,如火电行业的脱硫特许经营,石化行业节水治污。二是工业集中区,如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的废水及废弃物处理。“前者由于生产规模较大,产生的污染物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具备规模效应。后者的核心优势在于'集中'所带来的污染物量的累积,因为更具备专业治污的条件。”
“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已然过时
难以使企业建立有利于环保的自我约束机制
近年来,对于环境治理让公众有不少困惑,为什么环保投入逐年增加、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速建设,环境形势却依然严峻、环境质量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对此,骆建华说:“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以上,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据2010年相关机构对全国18个重点流域工业园区调查的结果显示,100%有水污染问题,78%涉及大气污染,17%存在固体废弃物污染。13个工业园区涉嫌污水直排江湖。在这18家工业园区中,具备污染治理设施的有13家,占70%以上。但这些污染治理设施闲置不用或间歇运行,形同虚设,完全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
作为治污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何表现差?对此,骆建华指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社会责任和有效监管,工业企业自觉控污减排的意识较为淡薄。更主要的是,目前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种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他说,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难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很难做到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即使建成了往往也不能正常有效运行,出现建而不运、运而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污染治理效果。
专业化治理如何实现一举三得?
监管集约化,治污效率提高,环保产业有新空间
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物交由专业环境服务公司治理。骆建华认为,相较于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环保部门监管。分散治污向专业公司集中,有利于环保监管集约。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之间具有合同关系,促使双方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避免超标排污现象的发生。
其次,有利于排污企业治污效率的提高。排污企业治理设施转由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经验的环境服务公司运营,可以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同时,排污企业作为业主,将会同政府环保部门一起对环境服务公司进行监管,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
第三,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服务公司可以在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开拓新的市场,提供新的服务,将由过去单纯的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拓展到投资运营服务,为自身成长提供新动力,进而推动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已在我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领域得到试行,并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也尝试着采用这种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通过市场机制引入专业化第三方,可以使排污企业从自身并不擅长的污染治理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力量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同时,也带动环境服务业、保险业、金融业的发展,促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行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确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新思路,正当其时且势在必行。”骆建华说。
如何让企业甘愿将治污“拱手让人”?
形成倒逼机制,加强监管处罚,设立国家基金,优先贷款给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或环境服务公司。
要推动第三方治理,推动污染治理的专业化和市场化,首先还是要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给企业压力就是创造对专业化治理的需求。
“生产企业追求利益更大化,没有动力、也没有专业技能去治污,导致排放不达标,环保部门可以通过查封或按日计罚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处罚,从而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让企业不得不选择专业化治污。”骆建华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也肩负着对环境负责的社会责任。选择第三方治理将是大势所趋。
其次是要有一些自上而下推行的配套措施,切实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首先要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骆建华说。
具体来讲,排污企业自己设计建造污染治理设施既缺乏技术能力又缺少资金来源,而专业化环境服务公司单独投资规模较大的污染治理设施也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建议通过设立国家环保基金加以引导和激励,支持专业环境服务公司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缓解其资金压力同时也提升排污企业实行第三方运营的动力。”骆建华说。
骆建华建议国家从排污收费、专项污染治理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设立国家环保基金,单个达到500亿元的规模。基金采取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并适当延长周期,以适应污染治理项目周期长的特点。基金应优先贷款给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或环境服务公司,以推动工业污染治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元化手段推动第三方治理,比如从税收、信贷、融资渠道等方面入手。对于环境服务公司承担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其应征的增值税可以实施“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承担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项目的环境服务公司,鼓励银行对其实行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贷款等服务创新。扩展融资渠道,支持开展第三方治理的环境服务公司上市融资,鼓励融担保机构加大对其担保力度。